
關注微信了解更多

亞馬遜的崛起對傳統零售行業來說是一次災難,很多傳統零售商紛紛開始轉型。作為美國大型的傳統零售商,百思買(Best Buy)完成了很多華爾街曾經認為不可能的任務,它成功對抗了來自亞馬遜的沖擊。本文作者 Miram Gottfried 在本位介紹了百思買是如何應對亞馬遜的挑戰的。
想對抗亞馬遜,傳統零售商應該學學百思買
通過以上圖片可以看出,近年來百思買的營業利率已經回升,其營業額已經開始增長。這是2013年一月以來戲劇性的改善,當時百思買因為“展廳現象”(“展廳現象”是指購物者在實體店查看產品,卻從網絡競爭者中購買的情況。)纏身帶來的恐慌,當時的估值是現在估值的四分之一。
盡管困難重重,2012年九月上任的首席執行官Hubert Joly卻成功地扭轉了乾坤。隨著亞馬遜在新領域的不斷擴張,百思買的成功值得其他零售商同行的借鑒。
1、解決“展廳現象”
成功第一步,就是要避免顧客從別處消費的展廳現象。公司承諾保證了價格匹配政策,也保證和亞馬遜價位一致。同時,百思買也進一步完善了他們的網站和手機應用程序。
2、用實體店推進自己的電商運營
Joly 加入之前,如果公司的六個倉庫沒有了某個產品存貨,即使商店中還有,它也會被標記為缺貨。現在百思買的實體店也是一個網絡倉庫。百思買聲稱目前半數的網上訂單都是店內取貨或者店內發貨,而且70%的美國人住在距實體店15分鐘的車程內。這樣一來,百思買的配送頻率大大提高,并且大多數的網購商品可以兩天運達。這使得百思買在沒有年運費的情況下又追上了亞馬遜優惠計劃的運送速度。
3、關注自身特色
百思買并沒有只是變得更像亞馬遜。他們仍然關注著讓他們不同于電商巨頭的部分:實體店。百思買知道供應商希望他們可以生意興隆,特別是可以扮演好展示他們高端產品的展示廳的角色。他們要求包括三星、LG、索尼、微軟、AT&T和弗萊森電訊在內的供貨商設立他們自己的品牌實體店。供貨商為大部分的賬單買了單,這筆開銷很大一部分用于支付接受過特別培訓的店員的工資。
4、引進新產品
百思買增添了Pacific Kitchen & Home名下的高端廚房、浴室用品,以及Magnolia名下的高端家庭影院。截止到一月份的上一財年里,百思買的實體店銷售額超過全美總銷售額$363億的88%。
此外,百思買也增強了其他員工的培訓。
盡管在線銷售有明顯的增長,但是在Joly先生的領導下公司沒有關閉太多的實體店。這個戰略可能會使百思買容易受到其他慘淡經營的傳統實體店的困擾。不過,因為這已經成為電商策略的一部分,所以前途依然難卜。
下次如果有哪個零售商貌似臣服于亞馬遜,我們就該想到百思買是如何起死回生,卷土重來的故事。
摘自:譯東西.36kr